這篇文章以及後續的迴響很大,如果有人不太清楚文章的來龍去脈有連結供大家參考
這是原來的轉貼今周刊原文:http://tw.mag.cnyes.com/Content/20120912/BEE74B7BB9594276BC19D42E03D2EC56.shtml
作者小野奇摩轉貼心得:http://tw.news.yahoo.com/流浪-勞動-謀生哪裡不對.html
拒絕22k的人生:
http://tw.news.yahoo.com/%E6%8B%92%E7%B5%9522k%E7%9A%84%E4%BA%BA%E7%94%9F.html
「清大畢業生為何淪為澳洲苦勞」編輯部聲明: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es/0916/
踢爆《今周刊》清大屠夫報導原來是場騙局:
http://tw.myblog.yahoo.com/jw!Y3nAfs.dFxhFX32TFCX25uHpl5c-/article?mid=10484
順便來看看台韓最低時薪比較:http://xtimetripper.pixnet.net/blog/post/39031628
其實我看這篇文章是有點霧裡看花,十足的羅生門。
內容及媒體報導我想大部分的讀者都清楚主要利用這個話題在說明台灣經濟的衰退的事實。
去澳洲打工的那位清大生我可以理解背附債務的那種壓力感受,只是我比較擔心一旦打完工完成他的任務或是存了一筆錢也好,還是要面對台灣這個可怕現實的大環境。在主任剛退伍(民國86年時)剛進去南亞紡織時,底薪就是3萬元,如果加津貼、紅利有的沒,薪資隨便也有4~5萬,之後離開南亞換新工作時就是每況愈下,直到自己開立公司投入工程業界才有一點賺錢的『成就感』。
如今,台灣的工程界已經步入老年化了,從2003年sars病毒風暴開始,整個台灣經濟就開始嚴重蕭條,也是這業界年齡斷層的開始,很多老闆自顧不暇了哪有閒錢照顧及培養新的工人,到現在台灣的產業結構及學歷也慢慢改變,高中也許有教你如何玩木頭、用車床等等,那大學呢?教你如何當工程師?當教師?考公家機關?如果以後12年國教後,那請問修房子要找這些年紀越來越大的師傅嗎?他們也希望也有退休的一天啊!
請把澳洲打工的問題跟我上述的問題連貫思考一下,如果您不怕辛苦想賺錢的話來工程界絕對是個好點子。但是,前提要找對老闆,因為現在的工程界非比昔日了,競爭激烈,消費者非常精明,相對的,對於品質與服務是絕對的要求,有時候只願意付80分的錢卻要做100分的標準。
仔細想想甚麼叫『有時候只願意付80分的錢卻要做100分的標準。』,如果以老師傅在看一件工程,80分的錢他可能就做80分的標準,第一就是施工觀念仍停留10幾年前的做法,不知變通如何更有效率或是提高品質。另外,就是想退休的心態,多一個客人少一個客人無所謂,有時候客人報60分的價格也加減做,但是相對要便宜師傅就是用最省錢最省事的方法做,要快、好、便宜絕對無法並存(請參考5945的不可能的消費任務),絕對有一個要犧牲。
PO這篇文如果影響某些年輕人真的投入這個勞動市場,我也會非常開心及欣慰,這個市場非常需要新血的注入,這個行業說單純很單純,說複雜也很複雜,單看自己要怎麼規劃工作生涯,就如本篇文章主題,即使他去澳洲當個屠夫賺錢回來,回來改當水電工我也不會很意外,只要這個產業有潛力有前景,仍然是有不少年輕人樂意投入這個市場的。
台灣社會最深層的價值,依舊擺脫不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士大夫階級意識,書讀一堆如果沒有實際運用,心態與社會競爭力脫軌 ,說穿了,不管台灣工作還是去其他國家打工,終究是擺脫不掉"台勞"的陰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