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 ▶原文連結
這不是我要的工作模式與風格!!!
在停車場阿鴻遇到了一位泥作大老闆,他旗下有超過20個固定維持工作的師傅班底,加上外調師傅~少說也超過3、40個師傅以上!
身上同時進行的案場維持超過10個……哇嗚~太恐怖的工作量了吧!
但是聊天的當下,他除了得意工作多以外~似乎抱怨的事情更多…
抱怨每個案場的人力很難分配!因為師資短缺…功夫好、專業又細心的師傅不多,並無法幫他兼顧所有的案場!
抱怨案場的施工問題多、收尾收不完!因為很多趕工的案場,並沒有足夠的工序銜接時間,只能三步併兩步的趕工~導致施工後續的狀況頗多!
抱怨人力不足!案場多到平均每場只能放以一、兩個師傅,導致業主設定的工時無法如期完成~每天都有催促施工進度的電話,接到會怕…xd
抱怨師傅與師傅間的相處模式!要讓案場順利,師傅間的“人和因素”是最重要的~但“人的因素”往往卻是最難的解鎖問題!
抱怨當老闆的自己,完全沒有下班時間!為了自己的團隊運作順利…時間全給了公事,私生活完全沒有品質!
還有許多雜七雜八的鳥事~更是讓他話匣子停不下來……哈哈><!
其實以上的問題阿鴻都感同身受~也是現在式中…
但是我的親力親為,相信業主們、設計師都知道~我在案場施工的嘮叨與設定,絕對是唐三藏等級的…xd
近年開始的案場自我壓縮減量,就是怕我無法掌握每個案場的施工品質,加上專業泥作師傅的資源不足,並不是每個坑都有蘿蔔適放,於是我們推掉許多案場,因為我的泥作經營模式已經不再衝案量了!我和案場師傅的聊天與溝通,往往都是聊正確工序的設定與更新,和私生活品質的提升~千萬別被公事綁架了生活品質!
晚上20:00回到家,我剛和家人打籃球回來~吃飽撐著的阿鴻,聊天完感觸很深!你想要過什麼生活,你不僅要認真執行,更要細心佈局規劃!
祝每個為了生活打拼、水深火熱的你們都能找到自己的生活模式…^^
#泥作阿鴻